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

高行健《靈山》讀後感-陳淑燕

    為了籌備2012年「走入師大 遇見高行健」的系列活動,也開啟了我們的「靈山」讀書會。我一開始就被多重人稱互換的寫作方法搞糊塗,雖然書序的導讀已經說明「你」和「我」可能是一個人,也可能不是一個人。從第一章『你坐的是長途公共汽車 …』,看到第二章『我是在青藏高原 …』,看起來好像至少有兩個主角,一個說你,一個說我,讀完三分之一後,才歸納出用「你」為代名詞的人比較年輕,用「我」說話的人應該是比較年長,兩個人的追尋方式不一樣,一個是年輕熱情的追尋,一個是比較年長的比較深沉內在的追尋。

    書中的第52節,作者交待『我的談話的對手你將我的經驗與想像轉化為你和她的關係,而想像與經驗又無法分清 …』,直接告訴了我們,「你」是我講述的對象,其實「你」就是「我」,原來作者運用了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並行的手法,建構了一個實體和心靈對話的世界,從「你」又衍生出「她」來,陪伴「你」尋找靈山。感受現實生活中的人、事、物的「我」,冥想時自言自語變成「你」,進行思考時則易為「他」。作者藉由書中「我」的旅程,描述了許多中國西南邊區的傳說集古老的風俗;而「你」則描寫作者內心的探索,不論在塵囂的市集,或是人跡罕至的蠻荒之地,「我」和「你」都為了找尋「靈山」,而遊走四處,尋找心中的樂土,一個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。兩位都在追尋一種自我或是尋找自我,但是很顯然他們的年齡、觀點、情緒都是不一樣的,這幾種情緒也許代表著時間的不同,也許代表著環境或是心態的不同。

       在第72節,作者自述「靈山」是一部小說,透過尋靈山的途中,講了許許多多的故事,『有從頭講到尾的,有從尾講到頭的,有有頭無尾的,有只有結局或只有片段講不下去的,有講也講不完的,沒法講完的,可講可不講的,不必多講的,以及沒什麼可講的,也都算是故事』。作者所架構的故事,或生活,或旅遊,或事件,有時是作者親身經歷,有時是奇聞軼事,再加上修飾的故事內容,有時候小故事的內容像記錄一些談話內容,並無明顯的背景構思,也好像作者領著讀者,共同經歷追尋靈山與漫遊的過程。

   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62節,幻想中作者覺得自己的鑰匙掉了,然後出去走一圈回來的那些對話。當他從街上再度回到凌亂的房間,推開房門,在門口一眼就看到書桌邊上躺著的鑰匙,只不過被靠在檯燈座上橫放的一封信所擋住,在房門外可以看得見,進到房裡反倒看不見了。是否要提醒我們『世間人,法無定法,然後知非法法也; 天下事,了猶未了,何妨以不了了之』,其實沒有固定的法則就是最好的法則,轉念可以改變暫時的困境,更要學習活在當下的人生。